莲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至后15天助阳之藏,养阴之盛也是一年 [复制链接]

1#

冬至节时,自然界昼(白天)时间为最短而夜晚时间为最长。所谓阳衰极而阴鼎盛,故为一极。其二、所谓“盛极而衰”,这阴气虽已达顶峰,但冬至一去,阳气变会冒头而现,古人讲究:“极而靡,衰而盛。”所以冬至一到,便是阳气慢慢走向一极的开始点,故为其第二个极。

相比现在,古时的冬至并非单纯的一个节气,衍生到文化上冬至当天其实是年末的一个大节,上至皇帝,在冬至当天会祭祀天地社稷、祖宗神明;下至民间,冬至乃游子归来、*旅还乡和囚徒释放最集中的日子,所以有亲者自然喜不自胜,故而冬至也是一年到头里老百姓难得敢于花钱吃肉的节日,所以自然也会办的十分欢庆和隆重。

冬至三候忌宜详解

冬至第一候:蚯蚓结(农历十一月十八至十一月廿二)

因为冬至一至,冬季即转为仲冬之时,仲冬寒月,自然界中如熊罴獐狐等都是能冬眠的都已进入了冬眠的状态,虽说地底相较地面会温暖一些,但是土中生物如蚯蚓还是会受到阴寒的影响,进而便会在土中将身体打结缠紧以熬过寒冬。古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便赋予了冬至前五天这第一候的名字为蚯蚓结。

蚯蚓结物候适宜:

早食热餐:“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千金月令》

煎汤沐浴:“是日,俱宜沐浴。(用枸杞汤)”——《七签》

温暖头顶:“冬至日..戴阳巾以护首领。”——《岁时杂记》

蚯蚓结物候最忌:

裁衣交易:“是月十二日、二十二日,忌裁衣交易。”——《纂要》

房事过度:“冬至后庚辛日,不可交合,大凶。”——《千金翼》

贪温喜暖:“无乖其时,勿暴温暖,勿犯东南贼风。”——《云笈七签》

冬至第二候:麋角结(农历十一月廿三至十一月廿七)

虽然麋和鹿经常合叫为麋鹿,但其实麋与鹿却是物性阴阳迥异的两个物种,古人认为鹿角朝前,故鹿肉、鹿血、鹿角为至阳之物;而麋角朝后,所以麋肉、麋血及麋角自是极阴之物。而冬至二候之时,鹿角便感阳滋生,于是会从短变长,而麋则相反,所以当古人在野外捡到脱落的麋角,便能判断这二候之时这自然中的阳气已处初生之状,故命名此时为麋角结。

麋角结物候适宜:

可服补物:“是月可服补物。”——《千金月令》

朝北而眠:“至日,于北壁下而卧,以受元气”——《千金月令》

煮赤豆粥:“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岁时杂记》

麋角节物候最忌:

忌讳补过:“不可饵大热之物。”——《千金月令》

忌吃龟鳖:“是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纂要》

勿枕冷物:“勿枕冷石铁物,令人目暗。”——《千金翼》

冬至第三候:泉水动(农历十一月廿八至腊月月初二)

到泉水动物候之时,阳气初生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古人认为地泉最寒,所以至寒者如九泉正是魂魄之所在,而在泉水动这一阶段,连地底幽深寒彻的泉水都已摆脱结冰状态开始流动起来了,所以天地返暖回阳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泉水动物候适宜:

晒被清榻:“晒席清榻,能去秽乱之气。”——《琐碎录》

洗枸杞浴:“枸杞汤洗浴,令人不病。(初一初二日)”——《七签》

早出含酥:“(冬季)早出,含酥油于口中,则耐寒。”——《法天生意

泉水动物候最忌:

勿食猪肉:“是月勿食猪肉,脾旺在四季故耳。”——《千金方》

生气骂人:“勿瞠骂,并碎器皿,仍不可大醉。”——《琐碎录》

欢愉食凉:“是月勿歌舞,凶者犯。勿食生韭,勿食霜烂果菜,勿食海河寒物。”——《千金方》

讲究“藏阳腾蕴,养阴伏气”的冬至节

古人讲究养生之时,需于天地气性相应,所谓:“天以生人,而人以己身所以感天。”简单来说就是天人感应。而冬至节气之后,自然开始昼渐长而夜渐短,所以此时养生最好助阳腾蕴,并且在前者的基础上最好还能调养体内阴气以固本培元。

阳气将腾,先守心智

冬至之时,天地仍处萧条、空寂的状态中,所以冬至养生最好还是先休养生息,以让体内阳气在初生之际先多多喘息;因此冬至去后五内,最好不要外出、少说闲言碎语,并且要让身心渐渐平静来调养好自己的心性。

末冬养护,以肾为先

因为冬季对应五行中的水行,因此多以阴寒寂灭为其特点,而水行正引人体肾脏,因此冬月养肾为此时首选,古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多按摩耳部有助于肾脏健康,并且还能保持气血畅通的状态,以使肾气在冬月得以平和运行。

按揉要诀:先以拇指、食指轻扯耳廓,接着用食指和拇指将耳朵向下压揉,接着施一个朝耳孔的力,最后将下耳垂轻轻上提。次数以十五次为最佳,做完以后耳朵应处微微发热的状态里。

驱寒散瘀,阳草最妙

艾草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三经,能起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效果,因此艾叶特别适合冬至以后,出现手脚冰凉且又有难眠、失眠情况的人去使用,而但艾叶制成艾绒时,其效便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所以这边建议大家用南怀瑾大师的“温脐法”来调养,做这个温脐法,得先拿一个纱布,然后往里面塞一枚去了核的龙眼肉,接着再倒入几枚红花椒,再配上艾绒一同捣碎,当把纱布里的原料捣成泥时,就可以在晚上将睡的档口从纱布内去些药泥塞到肚脐眼上。

可千万别以为这肚脐百无一用,其实肚脐乃腹部一处连接脏腑与肤外的重要隘口,且别小看这药泥虽然做法简单,但配合上肚脐,却能很快发挥出温阳的作用,南怀瑾大师经试验后发现,只消用个四五天,晨起时不仅腹部不再冰凉了,而且往日起床时口苦、口干的问题也能改善很多。

这主要是艾绒有“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的作用,并且艾绒在属性上还最和小姐姐们贴合:“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其次,花椒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花椒性味辛温,用来散寒除湿,温中健胃特别好。在肚脐贴里放花椒,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然后再带上桂圆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作用,想必这一晚上都是暖通通的。

但是现代社会,生活紧凑,大家下班之后都快累成葛优了,哪里会有时间自己做这个,所以这边推荐商场里的这款南师肚脐贴,看肚脐贴小小一枚,它可谓集现代工艺的严谨和古代典籍的讲究为一身。且用料丰富,自然不只有艾绒、花椒、桂圆这三宝。为此,拿来辅助以日常的睡眠,想来也是妙极的。

最后注意晚上睡前,我们得先把皮肤擦干净然后再贴,并且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得撕掉,时间最晚不能超过上午10:00,一来怕肚脐长时间贴着胶布,皮肤会受不了;二来,撕掉脐贴也可以让脾胃开始自我调整。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97¥69购买

冬至岁食:守好桌上的“一餐一饭一点心”

一餐:首崇羊汤

关于冬至吃羊,民俗有言:“冬不吃羊,如夏不尝瓜。”羊肉因其味甘性温,多吃能在冬季温补人之脾胃,用入汤中,配上八角桂皮白萝卜同煮熬汤,还能改善因身体虚寒所致的胃部不适等问题。同时羊汤入口,因有水暖化焦之功,所以也能起到温补肝肾的作用,如果汤中还有当归。枸杞,则羊汤活血养血之功便加能大放异彩。

一饭:糯米团

所谓:“北喝羊汤而南嚼汤圆。”这汤圆汤团皮为糯米所制,而糯米正同羊肉相似,有性温味甘的食性,同时,冬吃糯米做的汤圆,还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食效。且对于冬季肾水难化所出现的尿频与自汗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但糯米虽好,吃得太多也难以消化,所以还是适量为妙。

点心:八珍糕

关于冬至要如何补,其实很多人在补之前就已经“不敢补”了,其一是因为怕自己啥都不懂,然后导致自己补过了反而伤到自己;二来,可能是往年常常进补,但即便只补一点,还没补多,这脾胃便已难受不堪,但事实上,也可能是不懂“调息”所导致的。

关于这“调息”之法,古人便用的得心应手,比方说这《红楼梦》里,每逢吃饭,必是要先以茶水漱口,然后先吃小食,然后依次再向“大菜”动筷,且吃完以后,又要用茶水漱漱口,然后吃点小零食什么的。听起来或许你会觉得有些麻烦,毕竟现在人也没有古代人讲究,但其实从本质上看,这调息,即是讲究“正餐有序,只六七分饱,而小食不断,使肠不受饥,脾不受寒”而已。因此在这维持“肠不饥,脾不寒。”的小食里,最推荐的便是“八珍糕”

说起这“八珍糕”,它的历史可谓非常久远,最远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医学家陈实功。虽然陈实功主攻外科,但其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即更加重视内疗。

相对于用药物调养,他其实更加注重食补,其中《外科正宗》便记录了由他所发明养的“八珍糕”。

这“八珍糕”主要的八种食材是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并辅以米粉、白糖、麻油精制而成,因有佐材八味,所以这八珍糕也叫“八仙糕”。

而到了清朝乾隆四十年时,太医院将陈氏“八珍糕”改良,把其中的山楂改为人参,麦芽改为莲子,人参和莲子具有补气固肾的功效。御医们评论“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经过了这次改良,新式八珍糕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以至于今后数十年这八珍糕都没有间断过。据记载,每年夏秋季节,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处理*务,早晚膳毕在上茶时都会吃四到六块“八珍糕”,今天承德特产仍有“八珍糕”这味小吃。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而禅让给儿子嘉庆,自己又掌控朝*三年到八十九岁才去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大一统王朝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两个“之最”,与其长期食用“八珍糕”当然是分不开的。

然后这个事情还被一档宫廷饮食文化节目《我在宫里做厨师》加以重现,其中内容便是由御厨传人对清宫美食进行复刻还原,并由六位明星嘉宾扮演皇帝皇后情景再现。其中第一期节目讲的就是养生益寿的“八珍糕”制作,由“五阿哥”苏有朋变身“皇阿玛”乾隆参与品尝。

而另外一个喜食“八珍糕”的名人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年方四十就出现“心脾不足”的问题,太医李德立以乾隆时期的“八珍糕”改良后进献,而慈禧在食用之后,身体明显有所好转,此后便一直服用“八珍糕”,最终活到了72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72岁在当时也算长寿了。

下面就把这个糕点的制作方法分享出来,趁着冬天,好好养养咱的脾胃。

食材:*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g,糯米粉g。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

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之后可以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时间看糕点的大小,大的就久点,短点,自己把控。蒸熟后这个糕点冷热皆宜,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但里面含有薏米,孕妇不宜食用。

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忙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为生计奔波,每天花费太多时间去调制养胃的食谱也不太现实,这时可以每天吃上现成的两块八珍糕,养养脾胃。

咱们这款八珍糕,正是在这个古代的经典配方上加以调整,更适合咱们现代人吃,而且没有蔗糖,实打实的原始谷物滋味,像是不能吃甜食的朋友们,也可以放心食用。

配料有鸡内金、砂仁、麦芽、山药、茯苓、薏米、莲子和山楂,再配以鸡蛋和小麦粉,烘焙出的糕点软糯可口,有着浓浓的麦香和蛋香,加上这些果实天然的清香,吃着吃着便食欲大开。

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主要起到清理的作用;

砂仁辛香温散,善于化中焦湿浊,有温理脾胃中多余滞气的作用;

麦芽行气健脾,擅化淀粉性的食物;

薏米利水去浊,性味往下走;

茯苓祛寒湿,性味往上走,与薏米搭配,一升一降,体内的气就顺畅了。

莲子醒脾,唤醒脾生机;

山楂和胃;山药在健脾的同时宣发肺气。同时还能收涩住这些食物的性味,不至于吃进去就流散出来。

这款八珍糕,有通有补,有升有降,又很平和。但凡有都会被另一味的温热之性化解掉,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补而不腻。里面我们用了麦芽糖醇,不能吃糖的人也能吃。

这款糕点,饭前饭后都能吃,每天来上一两块,身边的朋友都是当作下午茶的小点心来吃,又美味又营养,无糖低脂,还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2、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