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雪糕刺客这个梗一点都不好笑 [复制链接]

1#
江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8638.html

今天被热搜上的「雪莲」给刷屏了。

光看词条可能有人看不懂,雪莲是许多中部和北方后的童年雪糕,大概长这样:

这个牌子曾经有多火呢?

大米饭随手搜了下“雪莲冰块”,出来十几个包装相似但不同厂家的产品,除了专利授权的,更多是看他家卖得好跟风搞的山寨。

对标南方,特别是大米饭广东这边,就是类似五羊、小布丁等的存在,因为平价和好吃闻名。

但前两天,雪莲突然被传出「塌房」。

起因有网友发出了几张照片,疑似雪莲生产车间,环境脏乱差,堪比老坛酸菜厂。

还有自称前员工的,出面曝光雪莲工厂曾经三天内喜提卫生局、法院和警察的查封一条龙。

消息一出,吓得雪莲冰块的原版厂家连夜开通了个抖音账号,公开了工厂从车间到设备间,甚至员工更衣室的环境,自证清白。

从照片中的光线照明看,我都怀疑是老板看到传闻后,大半夜赶回厂里拍的照片...

雪莲厂家也没想到,这波自证不光没招黑,反而还涌现了无数因为商家下架而买不到产品的网友来为自己鸣不平。

网上开始了一场平反雪莲的段子潮。

“你保护雪莲,我保护你。”

“只要老莲子还活着,它雪糕界就翻不了天。”

“二营长!把你的雪莲拉上来!”

还有段子改编中的典中典——

“中国不能没有雪莲,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莲子,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莲子。”

看到这个段子时大米饭已经脑补出岳云鹏边跑边哭的画面了。

可能因为被泼脏水害得买不到便宜好吃的雪莲,真的让部分网友破了防,段子变了个画风,从给雪莲说话到向雪糕界喊话。

比如这样的:

错的不是雪莲,而是这个糕界。

甚至,平反热潮被玩成了对高价雪糕占领市场的「吐槽大会」。

这个改编我不是药神的段子,放到现在的雪糕市场里居然一点也不违和。

“有人说它脏,它脏不脏我能不知道吗?”

还有的直接点名高价雪糕代表:钟薛高。

“小布丁已经没了,你挑的嘛偶像!雪莲我吃定了,钟薛高也拦不住我说的!”

这条恶搞《扫毒》的段子被点赞10多万次,有人看完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像张家辉在电影里那样,怒吼以表愤怒。

这届网友,真的受够了高价雪糕。

大概从前两年开始,各种高端品牌进入市场,从楼下便利店到5A级景区,但凡有冰柜的地方必有双位数起步、动辄五六十一根的天价雪糕。

到了今年,「雪糕刺客」诞生。

雪糕刺客指的是那些在冰柜里平平无奇,但结账时却价格高昂到吓人的高价雪糕。

犹如一个刺客给钱包来了个致命打击。

由此还诞生了「雪糕侠」和「雪糕菩萨」。

前者是指,在网上发视频、帖子给网友科普如何分辨高价雪糕和平价雪糕的博主。

大米饭也来当回雪糕侠,简单总结一条:名字不认识的雪糕最好还是别碰。

类似这种连字都不会念的,价格分分钟够出门下馆子吃顿好的。

还有这种外表好像贵不起来的。

长着1元钱的脸,却有9块9的价标,吃完后脑子满满都是《功夫》里星爷的表情。

雪糕侠的升级版,是身体力行,用“血”的教训告诫网友,哪些雪糕一定不能碰。

比如这个看包装以为普通货色,实则买单时血亏块的博主...

雪糕侠里还有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在曹营但心在汉,就是那些当不知情的顾客从冰柜里拿出高价雪糕后,主动打暗号提醒“别碰”的收银员。

一个简单的咳嗽,轻松化解顾客结账时面露难色的尴尬。

至于雪糕菩萨,是雪糕刺客的反义词。

类似这次热搜上只卖5毛的雪莲、存在十多年从5毛涨到1块的小布丁,便宜大碗的老冰棍;

还有这种有着网红高价雪糕外表,实则只卖两块的良心代表。

这些段子,乃至最近的雪莲平反大会,说是网友们为了搞笑玩玩,其实很多人心里门清——

吃雪糕本该是开心的,现在却变成要为了价钱自讨没趣,苦中作乐纯属无奈。

所以,高价雪糕究竟苦在哪?

第一层苦,是「贵」。

大米饭找到个记者走访,坐标北京,当地比较多的便利店是罗森和7-11。

在罗森,50款雪糕里10元以上的就有33款,其中15元以上的有10款,占比是66%和20%。

最便宜的那款,售价4块5。

其余像7-11、便利蜂等,雪糕价格构成基本和罗森看齐,一半以上超过10元。

还有从景区走向市面的文创雪糕,在景区里贵些能理解,结果到了日常,还是贵。

陕西的兵马俑雪糕,定价19块9/根。

武汉的*鹤楼雪糕,甚至要30+元。

大米饭查了下我所在广州这边,也有个广州塔雪糕,定价20块,长这样:

甚至,这些十几块的文创在高价代表钟薛高、中街、梦龙等面前只能算是弟弟,尤其是钟薛高;

以贵闻名的钟薛高,去年因为一根雪糕卖60多上了热搜,结果今年直接来个的。

某宝上看,还有卖多的...

大米饭看到这个价格时,一度以为是整箱发货的批发价,结果人家是「零售价」。

正常一线城市打工人的一顿午饭也就二三十,一根钟薛高的钱,相当于他们整个星期的午饭。

卖这么贵,肯定很好吃吧?

然而,高价雪糕的第二层苦在于,不管二三十还是上百元的,都「不一定好吃」。

当然了,好吃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没标准。

但「不好吃」是有共识的。

比如很多雪糕都有的巧克力,去年哈根达斯被曝光用代可可脂冒充巧克力,被相关部门罚款。

再比如雪糕必备的牛奶,梦龙就因为在国内产品里用植物油脂代替牛奶上过热搜

代可可脂、植物油脂这类物质,根本不能替代天然巧克力和牛奶的味道。

但凡使用了的,十有八九都难吃。

即使是标榜用纯天然材料的钟薛高,今年推出的新品也被吐槽像切糕般难吃。

有人感慨买高价雪糕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是好吃还是踩雷。

甚至,高价雪糕还有食品安全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雪糕质量抽检报告,十有八九都出现细菌超标。

去年很火的那个双*蛋雪糕,没记错的话得卖到接近10块一根,结果细菌总数超标了。

而高价雪糕最苦的是,他们的发展压缩了平价雪糕的市场,人们想吃便宜的却买不到。

这背后有资本的运作在。

从前很多人觉得,买个雪糕不过两三块钱,厂家应该很难赚钱,但雪糕行业的毛利率其实很高。

以伊利股份为例,年伊利的冷饮业务营收71.61亿元,同比增长16.28%;-年冷饮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6.51%、48.66%、40.27%,超过液态奶和奶粉等其他业务。

高价雪糕能赚更多,谁还做平价雪糕的生意?

放到日常的零售商身上,亦然。

厂家不生产,商店不进货,所以现在到便利店去,再也看不到两三块的平价货,更别提5毛1元的。

类似雪莲的“消失”,就是样板。

更难顶的是,现在还多了个“价格标注不明”的骚操作,直到结账才知道自己拿了贵的,大多数人却又不好意思放回去,即使放回去,再拿只怕更贵。

大多数人消费高价雪糕,成了被迫。

这,能不苦吗?

大米饭发现,和高价雪糕现状类似的是早两年的奶茶市场。

还记得那个喜茶、奈雪动辄三十块的时代吗?

结果呢?大家消费不起,不买账了。

今年2月,喜茶终于顶不住,率先发起降价,15到20元的产品成为主流,奈雪紧随其后,再来就是蜜雪冰城这种平民价格的火爆。

就这,才勉强给行业回了点血。

雪糕和奶茶,本质上都是满足消费者口欲,在吃这方面,中国人从来不需要市场“教做人”。

什么是好的雪糕,大家用嘴巴投票。

今天有给雪莲平凡的「段子大会」,明天就是雪糕市场的崩塌,如果成真,这可能是一场由段子引发的行业地震。

雪糕刺客这个梗一点都不好笑,它的出现只是说明大众对高价却还不标明价格的雪糕无能为力。

是谁,给了他们如此大的底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