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股盗梦空间现在是哪层底底部区域征兆或显现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A股“盗梦空间”现在是哪层底 底部区域征兆或显现


周一早盘延续上周颓势,截止上午10:00发稿时,上证指数下跌1.4%,深成指跌1.5%。近期A股市场的疲态走势让人失去信心,两市成交量连续11个交易日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量能严重不足;每日涨停板个股数量有限,部分交易日涨幅超过5%的个股数量也很有限,个股活跃度明显下降,短期资金对后市也较为谨慎。面对跌跌不休的大盘,不禁要问,A股到底要跌到哪层底?


  市盈率15倍便是底部区域


  价值是影响市场走势的根本因素,市盈率是衡量价值的主流指标。从A股的历史轨迹看,市盈率超过60倍就是顶,15倍左右就是底部成了这十几年来的规律。


  当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已低于沪指2319点、2661点时的两次底部,与998点和1664点两次熊市最低点相当。回顾过去,A股市场每次由熊转牛都会经历探底、筑底、回升三个阶段,很少有V形反转出现。而在这三个阶段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指标往往都会发出底部背离信号。一般来说,月线级别的指标底部背离往往意味着熊牛转势、周线级别的指标底部背离则预示着中期阶段性行情。


  以最常用且有效预测底部信号的顺势指标CCI为例,998点、1664点及2319点底部,上证指数月线CCI指标均发出背离信号,而当前月线仍未出现,但周线已出现很明显的底背离信号了,此现象与去年7月的2319点相似。再看慢速指标MACD,该指标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准确程度较高,目前日线MACD也拒绝跟随指数进一步走低,但周线MACD并未显示拒绝下跌态势(998点、1664点曾出现周线MACD底部背离现象),此情况与2319点相似。


  从基本面分析,市场市盈率水平已堪比历次熊市底部情况,但其他指标大多仍未达到历史极限情况。技术层面,成交已是地量,技术指标与2319点相似。


  两个判断底部的重要标准


  从首届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脱颖而出的炒股高手路雷认为,筹码互换才是判断牛熊、底顶最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市场上的流通筹码数量是恒定的,大部分大资金(或称之为主力资金)建仓减仓一定要经历一个筹码互换的过程。在一个大幅下跌过程中的末端,随着成交量进一步萎缩,指数在低位由终止下跌态势而转为进入长期横盘阶段或指数突然改变运行趋势放大量上涨,用这样的情况来完成底部筹码的互换。


  判断底部有两个重要标准:一看重要指标股是否发生大变化。当发现一批重要的指标股在同一时间段出现底部筹码互换,这时应留意大盘出现底部的可能性非常大。重要指标股是衡量市场三种不同力度的指标股。如银行股属于进攻性类型,家电股属于中性类型,钢铁股属于滞后类型,当这三类品种都开始进行筹码互换的时候,就可以判断底部区域很快就要到来。二是看找出主流板块的龙头品种进行观测筹码互换状态,以银行板块龙头股为例,它们的筹码状态在底部几乎全部互换结束且已形成突破,此时可大胆确立底部成立,多方上攻开始。


  ------------------------------


  市场预期不利 指数再次下压


  在多重不利的环境下,市场表现弱势,投资心理在股价的涨和跌之中,备受煎熬。所以,市场弱势之下,利空的消息总是会明显的放大,利好消息总是会被无端的缩小。周末外围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但是没有让A股出现上涨。而在众多不利的消息面上,融资再次成为股指上涨的大敌,如今中国水电今起招股,今年以来最大金额IPO启动,其融资额达到173亿,而跟随其后的陕煤股份,IPO融资达到172亿元。在当前脆弱的股市,这样规模的融资,对市场再添一劫,也许国家维稳是为了更好的上市融资,而不考虑二级市场的投资回报,其体现的股市本质,多年以来仍然没有改变。今天大盘受到不利影响,跳空低开,其运行的节奏基本维持了近期市场的弱势,目前看,前期低点再受考验。但是,从最新的数据看,机构资金的左侧交易,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所以,市场的黑暗应该是黎明来临前的最后一黑。操作上,多看少动,等待行情时间节点的过渡。


  盘口观察,相对上周市场,表现更加弱势,涨跌个股的表现,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弱势震荡,人气表现冷淡。其中相对上涨靠前的个股,主要是化工化纤股,生物制药股,以及涉农板块个股等等, 由于市场的弱势,凸显了ST类股票的积极表现。而表现多数的弱势股,基本上保持了阴跌的弱势格局,其中继续出现个股补跌的现象,盘中的资金活跃较为迷茫,不存在热点和板块的发力做多动作。权重股上,中国联通保持强势,而煤炭股,地产股,银行金融股等跌幅相对较深,大盘股的表现似乎弱势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由此观察市场,中流核心力量的匮乏,短期看市场悲观的气氛较为明显。


  消息面上,财*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收入将突破10万亿。多位专家表示,在关注财*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财*支出,未来减税是税制改革的目标。相关人士认为,,减税应当成为税制改革的目标,包括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从总体上说,都应当减少。企业要获得发展除了具备优秀的团队和正确的产品市场定位外,良好的外部环境必不可少,而减税就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目前通胀背景下,在收入水平没有跟上的情形下,对消费增长会有一定的影响,对此,国家要在财*上做宽松改革,做到还富于民,增加国民的收入,对经济增长起到长远的积极影响。(国诚投资 孙科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